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百科

一边暴雨洪涝,一边高温肆虐,什么样的城市能抵抗极端天气?

弘兴快讯网2024-03-28 20:20:19【百科】9人已围观

简介文/陈玉琪这个夏天,全国多个城市遭遇极端降水。在此之前,罕见高温肆虐地表,热射病频繁走进公众视野,山火、干旱在全球范围内频发。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里,受灾害影响的国 离思缘

文/陈玉琪

这个夏天,边暴全国多个城市遭遇极端降水。雨洪在此之前,涝边离思缘罕见高温肆虐地表,高温热射病频繁走进公众视野,肆虐什样市山火、城抵抗干旱在全球范围内频发。极端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数据显示,天气在过去20年里,边暴受灾害影响的雨洪国家所遭遇的直接经济损失总额约为2.9万亿美元。

灾害影响(对比1980—1999与2000—2019,图源:联合国防灾减灾署)

灾害影响(对比1980—1999与2000—2019,高温图源:联合国防灾减灾署)

在中国,肆虐什样市有研究显示,城抵抗2001—2020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极端年均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1678.6亿元。

2021年7月,河南郑州连遭暴雨袭击(图源:视觉中国)

2021年7月,河南郑州连遭暴雨袭击(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持续推进的城市化趋势放大了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面临巨大威胁。

当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我们的城市经得起考验吗?

极端天气考验城市治理

我们正处于一个温度升高、降雨增多、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世界里。

根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DRR)的报告,在2000年—2019年这20年间,离思缘全球共发生7348起重大灾害。其中,洪涝事件相比之前20年增加了134%,高温事件增加了232%,风暴事件增加了97%,各种山火燃烧增加了46%。这些灾害共造成123万人死亡,全球经济损失约2.97万亿美元。

各类型灾害数量(对比1980—1999与2000—2019,图源:联合国防灾减灾署)

各类型灾害数量(对比1980—1999与2000—2019,图源:联合国防灾减灾署)

在自然灾害面前,城市显得更加脆弱。联合国2019年曾对全球1860个人口超过30万的都市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暴露程度和脆弱性进行研究,发现全球88.9%的城市位于至少1种会造成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的地带,76%位于极易遭受与洪水相关的死亡影响的地区。

极端天气导致的城市公共危机将成为常态化,中国也无法置身事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东欢等人的一份研究显示,全球气温升高1.5℃,中国地区高强度极端暖事件的发生风险是1986—2005年基准期的2.14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降水显著增加,高强度极端降水事件在全国普遍增加,且华北和东南的发生风险增幅最大,极端闷热日数的增加风险为基准期的5.34倍。

以洪涝灾害为例,近年来,北方城市需要应对极端暴雨的频率不断增加,而北方自然水网分布密度低,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及应急管理经验不如南方城市。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李莹等人的研究显示,近10年,除了死亡人口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洪涝灾害造成的各项损失均较上个10年有所增加,其中黑龙江和河北增加幅度较大。

至于极端高温,由于城市热岛效应,极端高温在城市更加明显。热浪袭来,供电紧张的新闻每年夏天都会发生:2022年,水电大省四川受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严重缺电;2021年,东北多地拉闸限电,不仅手机没有信号,甚至出现因停电导致主干道红绿灯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除了加剧用电需求,导致供电系统超负荷运转,高温还会增加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甚至破坏设施。比如,2022年,英国伦敦卢顿机场跑道由于温度升高出现抬升,被迫关闭修复;欧洲数百个火车班次由于铁轨变形而取消;德国高速路面在烈日炙烤下发生膨胀挤压,并拱起爆裂。

“海绵城市”建设10年

然而,极端天气来势汹汹,城市却并没有做好准备。

国际非营利组织CDP在2021年对全球812座城市的一项研究表明,有43%的城市没有制定应对极端天气的方案,主要原因在于预算成本的限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也曾在演讲中指出,目前所有的城市都没有专门针对极端天气做好规划建设。

在我国,应对极端天气最广为人知的措施要数“海绵城市”。

所谓“海绵城市”,是由城市雨水和水系统的问题切入,以城市雨水管理为核心,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城市中由于地表大部分被硬化等因素造成的雨水不能就地实现自然渗入地下的弊端,使城市象海绵一样,能吸水、能排水,让雨水在城市中按照人的意愿能存、能放。

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图源:《2018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白皮书》)

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图源:《2018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白皮书》)

简单来说,是让城市在下雨时能渗水、蓄水,干旱时能“放水”,平时还能储水。并且,海绵城市主要作用于历时较短、雨量较小的降雨,即“对小雨起大作用,对大雨起小作用”。

近期,由于暴雨洪涝席卷多地,这一概念又被多次提及。但事实上,在季风性气候下,降水严重不均,再粗的排水管道也无法解决瞬时排洪排涝的问题,因此,面对此次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也束手无策。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下水道设计主要学习的是前苏联“地下管网式”排水,排水口径相对狭小,难以应对强降雨。再加上城市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硬化地面取代了水域、洼地,土地的滞洪能力降低,河流丧失弹性,城市内涝越发严重。

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暴雨及洪涝灾害导致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治理城市内涝刻不容缓。为了应对城市内涝,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4年前后,海绵城市迎来集中建设期。当年10月,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财政、住建、水利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开始了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申报和评选工作。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需达到吸收和再利用70%雨水的目标要求。

住建部原部长陈政高曾透露,预计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1.5亿元。住建部原副部长陆克华也曾表示,首批16座试点城市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

国家级试点城市在财政上享有中央财政三年的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10年,已经到了因地制宜、花小钱办大事的精准建设阶段。2022年4月,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指出要避免“海绵城市万能论”“海绵城市无用论”,既不能一刀切、一哄而上,也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与城市更新、空间布局、产业升级等有机融合、整体推进。

与灾共存,可行吗?

除了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快速的城市化趋势不仅放大了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为政府建立可复原的、包容的城市系统带来挑战。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预计到2050年,世界上每10人就有7人生活在城市中,发展中国家约90%的城市扩张靠近灾害易发区。

198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20.16%,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63.89%。

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人口住进城市,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未来,在动辄“百年一遇”的灾情面前,此前的灾害应急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招架。

“海绵城市”理念的倡导者、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住建部海绵城市专家指导组副主任委员俞孔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能片面地依赖人工调蓄、防洪堤坝、排涝管道和水泵这些“灰色”基础设施,而把原来的自然系统破坏掉。

面对极寒、高温、干旱、洪水,名为“韧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韧性,指的是当城市在面临各类急性风险冲击与慢性压力时,能够有效承受、适应并快速恢复,如何抵抗极端天气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申请洛克菲勒基金“100个韧性项目”的城市中有30%将洪灾列为首要灾害(图源:世界韧性城市网络)

申请洛克菲勒基金“100个韧性项目”的城市中有30%将洪灾列为首要灾害(图源:世界韧性城市网络)

以荷兰为例,由于地处三角洲区域,土地有26%低于海平面,荷兰频繁遭受洪灾冲击。面对洪灾,与其用靠混凝土抗洪、用“堵”的思路不断建设堤坝,不如与水共处、与水为友。

比如,在阿姆斯特丹,许多建筑物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可以随着水位涨落上下移动;在鹿特丹,篮球场、停车场、休闲公园等公共空间都被改造为“蓄水池”,暴雨过后再进行排放;鹿特丹还在社区大力推广“绿色屋顶”项目,不仅能帮助建筑物保温隔热,在城市遇到暴雨还能蓄水,提高城市的经济韧性、生态韧性。

针对高温,韧性城市也有一些举措。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在城市中打造“气候避难所网络”,利用学校、户外公园等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休息区和水源;法国“凉岛规划”提出行人步行7分钟就能找到一个降温的地方,比如公园、图书馆、公交车站等。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韧性城市”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2022年,它被写入“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北京为例,2021年,北京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5年,北京将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项目。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构建韧性城市,努力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打造韧性城市,不仅需要来自工程学、生态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加入,也需要跨区域协同作战,对城市进行综合改造,才能让城市在灾难面前快速响应、从容面对。

很赞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