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休闲

【记者再走长征路】镇雄县场坝镇——红土地迸发新活力

弘兴快讯网2024-03-29 10:09:49【休闲】6人已围观

简介  贺龙指挥部旧址。  7月25日一大早,“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从镇雄县城出发,在蜿蜒盘旋的山间公路上驱车一个小时左右到达场坝镇巴溜村中寨。莽莽群山如黛,绵延起伏,一栋茅草 吃出来的末日

  

贺龙指挥部旧址。再走镇红

  7月25日一大早,长征场坝“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从镇雄县城出发,镇力吃出来的末日在蜿蜒盘旋的雄县新活山间公路上驱车一个小时左右到达场坝镇巴溜村中寨。莽莽群山如黛,土地绵延起伏,一栋茅草屋顶木板壁的再走镇红房屋坐北朝南,肃然而立。长征场坝背枕青山,镇力前临坝子,雄县新活阳光下宁静的土地村庄被绿荫环绕。

  这是再走镇红吃出来的末日一个曾住过很多户人家的小院落。院子里,长征场坝石碑上刻写着竖字“贺龙指挥部旧址”。镇力然而就是雄县新活这很不起眼的地方,却创造了恢弘的历史。贺龙、土地任弼时、萧克等在此指挥千军万马,开展了气势恢宏的乌蒙山回旋战!

贺龙住房。

  踏进指挥部院坝,“贺龙指挥部”石碑所刻的历史记录跃入眼帘。指挥部斑驳的窗沿、发黄的枪套、锈迹斑斑的马灯让人遥想峥嵘岁月,昔日运筹帷幄巧周旋的场景仿佛重现眼前……仿佛贺龙正在排兵布阵指挥战斗,似乎红军正在踏积雪、穿山路、忍饥寒,以智慧与敌人周旋,打得敌人不知所措,打得红军士气高涨,不由得感怀振奋肃然起敬。

  “小时候,听爷爷讲,那年正是冰雪覆盖、春寒料峭的3月,红军来到我们巴溜村。”巴溜村支书鲁绍祥回忆说,老乡们看到红军对百姓秋毫无犯,处处为百姓着想,都从心底里敬重红军,热爱红军。为保护红军,乡亲们不畏敌人的扫荡,甘冒风险给红军送粮,为红军取得胜利立下了功劳。

  “1936年2至3月,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到滇黔边区,开展了著名的乌蒙山回旋战,镇雄是乌蒙山回旋战的重要战场。”镇雄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禹介绍,1936年2至3月,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萧克等人的率领下, 在滇黔边区的镇雄、彝良、赫章这一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给养困难的地区,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同围追堵截的国民党中央军、滇军、川军、黔军开展了迂回打圈的乌蒙山回旋战,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拖垮了敌人的军队,将十倍于已的敌军丢在镇雄一带,跳出敌人包围,变被动为主动。

贺龙指挥部旧址。

  3月11日,红军二军团先头于镇雄巴溜俘敌逃兵,供出中央军万纵队主力十三师行动积极,将于12日经哲庄坝赶至镇雄截击红军。本日夜,红二军团的领导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李达等在镇雄以萨沟研究后决定改变行动方向,伏击万纵队。3月12日,贺龙率红二军团突然向南行动,在镇雄巴溜中寨设指挥部,指挥红四、六两师南下,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抄近路到达预定地点今贵州省赫章哲庄坝大丫口、三锅庄一带埋伏。当敌十三师先头部队翻过大丫口时,红军突然发起进攻,将敌从中截断,敌首尾不能相顾,溃不成军,万耀煌指挥失灵,险些当了俘虏。后因中央军四十七师和九十九师由镇雄城前往增援,十三师才侥幸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这次战斗,击毙、击伤敌120名,俘敌200多名,缴获轻重机关枪7挺,长短枪数百支,弹药300余挑。战斗中红军十八团政委余秋里负伤,十八团九连指导员田华堂阵亡。据《云南民国日报》4月30日报导,这次战斗“火力之猛,为追剿以来各次之冠”。

贺龙指挥部旧址。

  哲庄坝伏击成功,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各路敌军不敢贸然向红军逼近。红军抓住敌人惊惧迟疑之机,出敌不意,又掉头西进并利用乌蒙山区的镇雄县山大林密、地形复杂的特点,矫若游龙,穿插于敌阵之间,时而与敌隔山平行前进,时而与敌隔岭相对而过,并尽量避免与敌接触,摆脱敌人包围。

  乌蒙山回旋战不仅打击了敌人,还与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至今,在镇雄县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仍深入人心,仍在民间流传,仍让人念念不忘。

  穿过烽火硝烟,跨越岁月长河,红军长征烙下的红色印记在历史的丰碑上熠熠生辉。站在指挥部台阶放眼望去,指挥部与苍茫云海共欢,与巍巍群山同舞,奇观美景浑然天成。耳畔传来歌声“红军来到乌蒙山,百重水来千重关,风餐露宿,枪林弹雨,巴溜山下起营盘……”

贺龙指挥部旧址。

  “我们将依托‘贺龙指挥部旧址’这一响亮名片,发展乡村红色旅游,红色农家乐,通过红色产业及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打造,带动当地百姓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场坝镇党委书记沈承利说,红色薪火代代相传,全镇人民正秉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信念坚定、不惧艰苦、意志顽强、团结奋进的精神,坚决打赢好脱贫攻坚战。

  精神不灭,传承不息,被红色文化持久浸润和激励的镇雄人民,正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力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

  云报全媒体记者 谢毅 谭雅竹 申时勋 夏方海 摄影报道

很赞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