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时尚

他的6本日记 揭开抗美援朝医疗队一段尘封往事

弘兴快讯网2024-03-28 17:00:52【时尚】6人已围观

简介在朝鲜工作的陈敏书(资料照片)最近,省红十字会收到一份特殊的捐赠,捐赠人是省红十字会第一届常务理事陈敏书的家人,捐赠物为6本日记、3本相册以及大量勋章等。这些物品,也是70多年前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在抗 时空真眼

在朝鲜工作的本队段陈敏书(资料照片)

最近,省红十字会收到一份特殊的日记捐赠,捐赠人是揭开时空真眼省红十字会第一届常务理事陈敏书的家人,捐赠物为6本日记、抗美3本相册以及大量勋章等。援朝医疗这些物品,尘封也是往事70多年前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战斗与生活的见证。

1951年6月,本队段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疗队五大队大队长的日记陈敏书,带领30多位医护人员踏上朝鲜战场。揭开在之后的抗美1年多时间里,他们救治伤兵,援朝医疗服务朝鲜人民,尘封做了大量工作。往事随着岁月的本队段流逝,这段历史也变得鲜为人知。

6本日记,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往事,循着这些文字,记者找到了几位仍健在的陈敏书同事,在他们的讲述中,这位新中国最早参与国际救援的红十字救护人员的形象,渐渐变得生动和立体。时空真眼

家人捐出的陈敏书遗物

我们将不怕一切困难,

不怕敌人炮火的威胁

——摘自陈敏书1951年6月19日的日记

今年2月,陈敏书的子女对他的房间进行整理时,在墙角的一个皮箱里发现了厚厚6本日记、3本相册和一堆军功章。这些日记的内容,是陈敏书从未向家人说起的。1987年2月父亲去世后,他的房间从来没人动过,现在我们自己也渐渐变老,就想着在他去世35周年之际,对他的遗物进行整理。陈敏书的儿媳胡力宁告诉记者。

陈敏书1918年出生于广东普宁,1938年8月到延安参加革命。1949年5月,他担任浙江省立杭州医院(现浙江省中医院)军代表。1951年6月至1952年8月份,陈敏书任赴朝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疗队五大队大队长,1953年再赴朝鲜,以朝中谈判代表团红十字小组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释俘观察代表等身份,出席了在板门店举行的谈判。

父亲一生有着丰富经历,但他总是说,在朝鲜的那几年,是他最难忘的岁月。陈敏书的女儿陈幼民说,这6本日记,记录的正是他在朝鲜的经历和感受,也让他们对父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51年6月20日上午,由杭州各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疗队第五大队(以下简称医疗队),在陈敏书的带领下,离开杭州远赴朝鲜战场。此前一天,陈敏书写下了此次远征的第一篇日记:在整装待发的几天中,我们得到全市人民热烈爱戴和支援,为了答谢各界人民的热望,我们提出保证:我们将不怕一切困难,不怕敌人炮火的威胁,誓与志愿军伤兵伤病员同患难、共安危,爱护他们胜于自己,为了彻底击毁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我们愿贡献一切力量,甚至生命……

当年7月12日,医疗队抵达朝鲜前线。陈敏书在日记中第一次记载的战场经历,是1951年7月18日,在阳德医疗手术队驻地进行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感动。

这几天夜里敌机来得很勤,而且飞得很低,在我们的上方盘旋。为了防空,我们走了4个小山头去伤员处。其中一个伤员,他的腿已骨折,但他的战斗意识很顽强,不愿意归国去,他记着兵团首长的话,‘不要给我们的兵团掉脸,要勇敢地打击美帝’。我宽慰了他一阵,另外一位姓陈的战士是在打坦克时被坦克上的机枪打伤了腹部,但他的精神非常好……

医疗队初抵朝鲜时,第五次战役已近尾声,驻地附近伤病员滞留较多。为了不延误抢救,医疗队到达目的地后,就立刻走进一座战火中幸存的朝鲜老乡民房权充的临时手术室,在极其简陋、闷热的条件下,投入到抢救伤病员的紧张战斗,通宵达旦连续奋战了25天。

如果说是谁给我们力量,

我想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

——摘自陈敏书1952年7月29日的日记

父亲生前总是说,是朝鲜的这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这次看了他的日记,我开始明白了。陈幼民对记者说。

在日记中,陈敏书详细记录了医疗队每一位医疗队员的工作,记者辗转找到了两位还健在的医护人员,从浙大二院退休的吴德桢和从杭州医学院退休的王雪蕉。对于当年的这位老队长,他们都有着很深的印象。

由于天上都是飞机,我们的医院,很快从老乡家里搬到了山洞。之后的日子,我们工作和吃住都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吴德桢说,最多时,陈队长一天要负责60余台手术。

据不完全统计,到朝鲜10个月,手术大队就完成了2000多人次手术。我们还经常主动为伤员献血。从陈队长到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没有丝毫犹豫。陈队长总是和我们说,战士们在前方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献点血算得了什么。王雪蕉回忆说,有一次,在陈敏书的带领下,她和队友徐道安等集体献血1000余升,挽救了伤员苏元祥的生命。

翻开陈敏书的日记,记者也多次看到他对志愿军战士的敬意。比如,1952年7月29日,他就这样写道:如果说是谁给我们力量,我想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那一天,陈敏书带领医疗队员们,完成多台手术。后来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父亲总是和我们说,想一想当年在前线的志愿军战士,我们这一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陈幼民回忆。

和平应该成为

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摘自陈敏书1952年11月15日的日记

作为一支红十字救援队,除了救治受伤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也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战俘,为那些失去抵抗力的战俘服务。通过陈敏书的日记,记者看到,医疗队不仅注重战俘营环境卫生和传染病的防治,供给战俘丰富的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还帮助和教育战俘搞好个人卫生。

1951年12月25日上午,陈敏书到中国红十字会汇报了在朝鲜医疗手术队工作情况。第二天,中国红十字会派人找到陈敏书,希望他代表中国红十字会调查战俘营,及在协议签订后处置战俘工作。

就这样,之后在朝鲜的日子,陈敏书将大量工作花在战俘营的服务和保障上,他的日记,也详细记录了战俘们的生活情况。冬天每人发一床毛毡,一件大衣,棉服,棉手套,棉帽。夏天发单衣两套,单鞋以及参加各种运动用的衣服。

除了给战俘生活上的保障,陈敏书在日记中,还详细记录了各项文体活动。一向重视战俘的体育文化生活,举行各种活动,如球赛,1952年7月至1953年6月举行了运动大会一次,各营举行21次,鼓励体育运动。

1952年11月15日至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俘管处选拔出500名优秀运动员,举办了一次史无前例、别开生面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次特殊的奥运会,也与之前多次举办的战俘运动会打下的基础有关。当时陈敏书在国内,听到消息后他在日记中写道:想象运动场上欢乐的场景,我感慨万分,和平应该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在朝鲜工作期间,陈敏书因工作积极、成绩显著,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而在朝鲜的工作,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更多的感悟。

父亲总是和我们说,用一颗真心待人,敌人也会变成朋友。陈幼民说,父亲和医疗队员们的服务感动了不少战俘,改革开放后,父亲还和一些战俘通信,一封封信件,也像一条条友谊的小船,而父亲的真诚和善良,一直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李伊平

很赞哦!(5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