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知识

“863”计划倡导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

弘兴快讯网2024-03-29 08:53:18【知识】7人已围观

简介原标题:“863”计划倡导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863”计划倡导者(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在关键时刻,总有一群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面对世界高技术蓬 步步围妻之娇妻不孬

原标题:“863”计划倡导者:高瞻远瞩63战略科学家

“863”计划倡导者(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关键时刻,计划总有一群德高望重的倡导步步围妻之娇妻不孬老科学家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国家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科学国际竞争日趋激烈63严峻挑战,中国怎么办?他们勇立潮头、计划殚精竭虑,倡导积极建言献策,高瞻远瞩的战略让“发展高科技”从此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科学步步围妻之娇妻不孬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1986年3月,王大珩63王淦昌、计划杨嘉墀、倡导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建议》,朱光亚等科学家对此建议也极力倡导。科学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由于促成这个计划“建议”的提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都发生在1986年3月,因而这个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

1987年3月,“863”计划开始正式实施。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践充分证明,高科技是要不来、买不来的。而在“863”计划出台之前的一段时期,社会上曾有诸如“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这样的论调。

如何让中国真正拥有自己的高科技,掌握战略竞争的主动权?经历过“两弹一星”科研攻关的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对此十分关切。

1986年年初的一个夜晚,陈芳允敲响了王大珩的家门。经过一番长谈,二人决定,由王大珩起草一份关于发展我国高技术项目的建议书。

熬夜工作,对于陈芳允和王大珩来说都不陌生。“为了我国现代化的继续前进,我们就得迎接这新的挑战,追赶上去,绝不能置之不顾……”王大珩曾说,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

这份建议书王大珩前后写了一个多月,修改整理了多遍,最后形成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初稿。初稿写好后,王大珩当即交给陈芳允提意见,陈芳允在建议书中补充了高科技与国民经济的内容。随后,建议书分别送到了王淦昌和杨嘉墀的手上。

看过王大珩起草的建议书后,王淦昌和杨嘉墀表示完全赞同。在对建议书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后,四位科学家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发挥现有高技术骨干的作用”“要有紧迫感,发展高技术是需要时间的,抓晚了就等于自甘落后,难以再起”……如今,当人们重读四位老科学家起草的初稿,许多重要的判断仍不过时。

“863”计划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出的一个以国家利益为目标的高技术发展计划,担负全局性的、中长期的、重大的战略任务,带动我国高技术研究领域实现由点到面、由跟踪到创新发展的跨越,已成为科技自强自立的一段重要历程,始终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磅礴动力。

人们应当永远铭记,35年前的那个春天,四位胸怀国之大者的老科学家高瞻远瞩的重要建议。

文/新华社记者 陈 芳 胡 喆(陈 芳 胡)

很赞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