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时尚

大学生扎根基层为脱贫奋斗,如今他们重返母校讲述“教育扶贫”点滴故事

弘兴快讯网2024-03-28 23:04:01【时尚】0人已围观

简介原标题:大学生扎根基层为脱贫奋斗,如今他们重返母校讲述“教育扶贫”点滴故事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2月10日报道: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日前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摘帽。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 总裁,放过我吧!

原标题:大学生扎根基层为脱贫奋斗,教育扶贫如今他们重返母校讲述“教育扶贫”点滴故事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2月10日报道:2020年是大学点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日前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摘帽。生扎总裁,放过我吧!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际,根基故事上海师范大学于12月9日邀请多位校友回校与学弟学妹们相聚“成长有约”活动,脱贫分享自己在参与教育扶贫中的奋斗点滴故事,传递脱贫攻坚中的今们讲述师大力量。

微光:脱贫路上的重返师大学子

就算是一道微光,也会绽放耀眼的母校光芒。从受助者到助人者,教育扶贫有一群师大学子用爱心编织起暖心脱贫故事,大学点滴他们在自身脱贫完成学业后积极响应号召,生扎踊跃投身基层,根基故事在祖国最需要的脱贫地方诠释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近年来,奋斗上海师范大学涌现出一大批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毕业生。其中“三支一扶”计划447人,大学生村官180人,学校连续11年荣获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

跨越43745公里,总裁,放过我吧!2019届广播电视学本科专业的广西姑娘梁远丽受邀从西藏日喀则谢通门县来到了分享会现场。她讲述了自己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梁远丽说:“和我同在谢通门县的伙伴好几位都来自上海师大,在教育、党建、维稳等全方位开展扶贫工作。从最开始的语言不通,到现在能走村入户,挨家挨户宣传惠民政策,我们为了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拔掉穷根,采取集中宣讲、分批座谈、送宣教入户等方式,用老百姓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让他们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将贴心服务送到家。”进百姓门、访百姓情、解百姓困。上海师大学子扎根雪域高原,在扶贫帮困上用心,在宣传引导上用情,在技能培训上用力,贫困户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一个个扶贫项目,一件件为民实事,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赖和赞扬,用实际行动把使命和担当写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正在新疆伽师县扶贫一线的2018届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校友姑再丽阿依·吾布力通过“云”连线与学弟学妹相见,道出了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从刚去时从事幼师工作,到主动请缨担任巴仁镇英吾斯塘博依村“访汇聚”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她称自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一年半来,姑再丽阿依·吾布力帮助21个贫困户从完全不会到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为46个贫困户解决住房问题,为90个贫困户126个劳动力实现到工业园、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只有惠民生,才能暖民心、聚民心、稳民心。在姑再丽阿依·吾布力这样的驻村干部们的努力下,如今的新疆,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从天山脚下到塔里木河畔,人心齐了,钱包鼓了,笑意写在老百姓脸上。

从北方农村来沪的谢宁,是2019届戏剧戏曲学硕士专业校友。大学期间,他在校接受资助的同时,努力学习、投身公益。2013年他在家乡成立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这一年开始,他说自己已经有能力自食其力,主动放弃了学校的资助,他说这份国家的关怀应献给那些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们。他努力从小处着手,倾情奉献社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兼职岗位,为民工幼儿园、盲童学校、残障儿童爱心之家等提供志愿服务。谢宁勤勉学习,投身公益,“反哺”师大学子的故事,凸显了上海师范大学资助工作近年的成效,也成为了国家脱贫攻坚整体战略在高校的生动实践。

筑梦:西藏孩子的上海阿爸

脱贫路上,心中有光,便不怕路长。2016年,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队伍抵达日喀则市开展为期三年的教育援藏工作。这40位上海教师中三分之二都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

2014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专业校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傅欣现场分享了在上海师大工作时赴西藏援建的故事。援藏期间,他担任日喀则教育局副局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和工作队克服高原上各种艰苦条件,开展科学化教育援藏,创新式教育扶贫,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基础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他们秉着“把教育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带上教材,扛着设备,走遍了日喀则市边境一带的每一所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践行教育公平,共享上海的教学成果资源,拉近两地的教育发展的差距,让同一片蓝天下的两地孩子都能站在相同起点的教育水准上。面对延绵不绝的边境山脉,一颗承载“圆我教育情,执教御国门”梦想的种子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分享会现场还请来了一位特殊嘉宾。次仁云旦曾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就读时得到了傅欣团队的结对帮扶。去年,他考入了上海师范大学,就读于2019级旅游管理专业。见到三位“上海阿爸”,次仁云旦满含热泪,激动地说道:“感谢上海的老师们对我们的无私帮助和关心,他们于我们而言是知心老师,更是如父如母的亲人。知道高考消息的第一时间,我就给傅欣老师发了报喜消息,为了成功发送这条消息,我整整跑了1公里赶到乡里有信号的地方。毕业后,我想把所学所获都带回家,努力建设更好更美的西藏。也欢迎大家以后来我家做客!”

传承:薪火相传的青春之歌

2007年起,上海师范大学开始参与西部计划基础教育专项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以“志愿+接力”的方式,开展为期一年的基础教育志愿服务,为推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至今为止,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伍已经有13届,142位志愿者,分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广西百色、甘肃玉门进行支教,支教团志愿者们关注基础教学、助力脱贫攻坚,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0万小时,服务对象超过7000人次。

2013届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专业校友、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历史教师徐渊,2018届音乐科技硕士专业校友、上海立信金融学院团委艺术教育中心教师蒋晓东,2020届学科教学(语文)硕士专业校友、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语文教师宋一帆作为研究生支教团85后、90后、95后的代表来到分享会现场。

在上海师范大学七年的求学生涯,对于宋一帆这个师范生而言,让她从一个“准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教师”。怀揣着从小就有的教师梦,她在大四时便选择参加研究生支教团。有人问:“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女生,你为什么会选择去支教?”,她回答道:“支教团有一句口号叫‘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一方面,这句口号打动了我,另一方面,在上海师大的求学过程中,听到很多有过支教经验的人谈起自己的支教生活,他们讲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是闪着光的,这些光芒触动了我。”

聆听了前辈们的分享后,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倪卿同学表示,在前辈们讲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他们作为老师的热情、敬业与关爱,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桃李芬芳。同时也愈发体会到教育事业的魅力与难度,教师不仅应“授业、解惑”,更重要之处在于“传道”。“作为人文学院的中文师范生,我也选择加入这场西部支教‘接力赛’,希望将中华传统瑰宝传递给更多人,继续传承师道精神,延续志愿薪火。”扶贫先扶智,扶智更扶志,祖国的脱贫成绩斐然,“我愿意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将爱心和暖心延续下去。”(傅文婧)

很赞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