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焦点

云南永善有个喜欢做“小事”的扶贫干部“老周”

弘兴快讯网2024-03-29 05:25:03【焦点】7人已围观

简介  往大山深处的墨翰乡柏林村走,路遇村民,都认识“老周”,“他是来帮我们脱贫的,我的头发还是他帮忙理的呢,巴适的很!”村民张国友老人脱下帽子“秀”发型,转身带着记者进村找老周。周廷勇为贫困孩子理发   [红楼]公子林砚

  往大山深处的小事墨翰乡柏林村走,路遇村民,云南永善都认识“老周”,喜欢[红楼]公子林砚“他是扶贫来我们脱贫的,我的干部头发还是他帮忙理的呢,巴适的老周很!”村民张国友老人脱下帽子“秀”发型,小事转身带着记者进村找老周。云南永善

周廷勇为贫困孩子理发

  老周是喜欢昭通永善供电局派驻柏林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周廷勇,扶贫2016年3月来到柏林村。干部“没干出什么大成绩来,老周就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小事吧,盼着老乡们早点脱贫致富,云南永善我就满足了。喜欢”说这话时,老周憨厚地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

永善县墨翰乡柏林村上坪子易迁安置点

  “老周是个铁打的汉,扎根柏林行大善,一天到晚一顿饭,[红楼]公子林砚晚上连着白天干!”柏林村主任孔祥说,这是当地村民编的顺口溜,说的就是扶贫干部老周。

  扶贫摸底,顺便解决用电问题

  初到柏林村,要先搞摸底调查。第一天早上,扶贫队员们聚在村委会,手上拿着登记表和记录本。老周来了,里除了资料,还有一套电工工具。“这东西能帮我们扶贫工作开个好头。”有2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周拍拍说。

  柏林村“藏”在大山深处,缺资源,交通差,青壮年待不住,纷纷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每到一家,老周都先把屋内的电路检查一遍。“农网改造前的电线都老旧了,问题多,我们做调查顺便把安全隐患处理掉,一举两得。”老周说得很轻松。

帮村民发展种植业

  “说实话,做这些事并不‘顺便’,检查线路、处理问题随便就是几十分钟的事,家家如此。”与老周一起摸底调查的队员开始时忍不住抱怨,每天的规定动作要做完,自选动作还那么多,自己揽活计来累自己,何必呢?

  可老周很固执,不由分说地接着干,一年下来,柏林村350户建档立卡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摸熟了,还“顺带”处理了200多起村民的用电问题。

  “村里老人娃娃多,全部检查一遍,放心点,再说,都是顺便做的,不碍事。”说这话时,老周显得很轻松。而事实上,由于山高路远、居住分散,柏林村22个村民小组的摸底调查工作持续了6个月之久,老周坏了两运动鞋、一雨鞋、一布鞋,体重掉了五公斤。

  走访调查,顺便帮村民理个发

  老周喜欢帮人,村民遇事都爱找他,他还不满足,经常主动给自己“找事”。

昭通永善供电局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周庭勇在给墨翰乡柏林村回坪社群众处理用电故障 丁福银 摄

  到柏林村洗羊塘社入户走访,老周见几个放牛羊的村民老哥在路边,头发又长又乱,就凑上去开玩笑“老哥,你头发好长哟,下次我来帮你剪哈要得不?”老哥说:“咋个要不得,等着你来,感谢你哟!”

  老周了解到,从柏林村下山到集镇理发至少要三小时以上,村民觉得费时费钱干脆不去了。话既出,当履行。他下山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到理发店学习了下,就回去对着镜子在自己头上鼓捣起来。练习一段时间后,老周带上理发工具,走访调查中顺便帮有需要的村民理发。

  “一开始理的像狗似的,凹凸不平,闹了不少笑话,但村民很高兴,还感谢我,这就让我满足了。”老周说,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村民很在意,你诚心帮他,他就会找机会报答你。

  异地搬迁安置建设要砍去村民孔恩德家的一片竹子,孔恩德不愿意,导致建设项目无法推进。老周知道了,立马登门沟通协调,劝说的话还没说几句,孔恩德拿起柴刀就把竹子给砍了。“老周是来帮我们脱贫的,他说我就,我们都信他。”

周庭勇同志在墨翰乡柏林村回坪社,驻村工作队员正在为贫困村民解答安全用电问题 丁福银 摄

  现在,老周这个“理发师”的手艺越练越好,已经能理出好几种发型了,每次接到村民的提前预约,他会提前查查自己的记录,了解下这户村民的贫困情况,老周说,理发交谈的过程还能了解村民的家庭情况和扶贫难点,同样是走访工作,只是手没闲着。

  做点“小事”,解决村民实际问题

  老周做“小事”,这在柏林村是出了名的,村民随口都能说出几件。

  看到柏林村环境脏、乱、差,老周召集村两委来研究规划,协调政府资金新建了圏1680平方米,又从永善供电局争取了项目资金4万元,建了15个垃圾池、一个公共厕所,改善了村民水源卫生问题,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昭通永善供电局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周庭勇在墨翰乡柏林村回坪社给留守老人们进行安全用电宣传。 丁福银 摄

  老周通过自己参加的微信募集捐款6000多元,为柏林小学128名学生购买了儿童图书一千余册,建起了图书阅览室,并联系永善供电局团支部、机关党支部每年“六一”为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具、体育用品。

  “要学脱贫知识,就参加老周的课”,柏林村流传着这句口号。老周借助村民小组会、院坝会、火塘会的机会,为村民讲解党和国家政策,请专业术人员来搞培训,帮助村民学习扎钢筋、人工刺绣、畜牧养殖、种植业等多种职业能,让村民逐步消除“无在身”的焦虑,去除“等靠要”的思想依赖,增强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全村累计开展理论课及培训80余场次,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483人,选聘落实护路、护林等就近解决公益性就业岗位31个。

为孩子们捐赠课外读物

  “要想摆脱贫困,必须发展产业。”通过反复走访、研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优势和实际,柏林村确定了产业种植项目,先后种植核桃、花椒、漆树、黄柏皮、刺老包、党参、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中药材6000余亩,启动电商扶贫项目1个,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71户643万元,350户群众参与或入股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产业扶持的全覆盖。

  “不管大事小事,能帮老乡脱贫致富就是好事。”老周说,既然选择了来柏林村,就一定把工作干好,不然放心不下这里的百姓。

  云南网通讯员 殷浩 赵威 摄影报道

很赞哦!(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