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综合

云南红河县:文明乡风遍吹村村寨寨

弘兴快讯网2024-03-28 20:28:29【综合】3人已围观

简介供图供图供图  “以文明乡风引领乡村振兴,中老年人也可当先锋。”今年以来,云南红河县迤萨镇跑马路社区、西山社区的“银发”志愿服务队成为红河县城最耀眼的风景。  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卫生清理、文明知识宣讲 我真不是兵王

供图

供图

供图

  “以文明乡风引领乡村振兴,云南中老年人也可当先锋。红河”今年以来,县文我真不是兵王云南红河县迤萨镇跑马路社区、明乡西山社区的风遍“银发”志愿服务队成为红河县城最耀眼的风景。

  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吹村村寨卫生清理、云南文明知识宣讲、红河收家治家......他们平均年龄超过50岁,县文每天拿着喇叭,明乡提着扫帚等工作,风遍从东方破晓干到夕阳落尽,吹村村寨在红河县城的云南各条大街小巷带头刮起了最炫文明风。

  乡村振兴,红河既要塑形,县文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我真不是兵王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十三五”以来,红河县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乡村风貌更加和谐。

  文化设施更加健全

  “书给人带来未来,书的味道是什么呢......”在红河县宝华镇嘎他村的农家书屋里,嘎他小学学生瞿强芬写下了这样的留言。

  嘎他村是一个典型的哈尼族山寨,在过去,大山里的孩子接触到的书本都是教科书,课外书资源紧张。农家书屋的建立,给了村里的孩子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课余时间,孩子们都会跑到农家书屋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在红河县垤玛乡,农家书屋成为了党员群众学党史的重要阵地,当地党委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带动群众主动学党史,传承党的光荣历史。

  “有场所、有活动,文化设施的健全让咱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红河县架车乡牛威村村民李批保感慨地说。

  截至目前,红河县有农家书屋92个,全县农家书屋出版物保有总量182896册,陆续开展了“耕读兴文化 书香润乡村”“读一本好书·交一生益友”“让我们一起在书中畅游”“读红色故事、学百年党史”“学党史争先锋,红领巾心向党”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主题活动,参与读者近5万人。

  文化产品逐步丰富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与电视里一样好看的文艺节目。”红河县阿扎河乡村民陈志雄说,“文化卫生科技下乡,明星都进到我们边疆小山村里,真是大饱眼福了!”

  每年,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都会在红河县各乡镇举行,文艺表演、送全家福、科技服务等活动让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在村里回荡。除不定期的文化惠民活动外,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推进。

  目前,全县有线电视光缆建设完成 62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6700余户,建设直播卫星“村村通”25976户、“户户通”22000户、广播“村村响”830个自然村、“百县万村”广播电视项目13个。文化产品进村入户,类型多种多样,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取土、碎土、烧制土锅......,在红河县小河村委会,88岁高龄的傣族老人白玉陶仍在坚守着干了一辈子的老手艺——制作土陶。

  小河村委会制陶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无轮泥条盘筑”和“无窑平地堆烧”技艺。因为烧制粗糙,今天,傣陶很难被大众接受。为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助力乡村振兴,红河县建立起傣陶厂,创新性地将一些傣族文化元素融入傣陶作品中,让村民重新看到了土陶的价值。

  在乐育镇大新寨村,彝族刺绣焕发新的活力,由过去自给自足的成衣制作向着艺术品转变,并多次登上文博会的舞台。此外,竹编、焖锅酒、哈尼古歌、民间歌舞等数十项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得到传承发展,焕发着勃勃生机。

  依托得天独厚的传统农耕文化,红河县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明显,撒玛坝万亩梯田景区成功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上撒玛坝•醇情哈尼人”梯田旅游文化形象更加鲜明,建成投入运营红河谷康藤帐篷营地半山酒店,苏红古村复兴半山酒店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围绕马帮古城4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马帮古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乡风文明深入人心

  近年来,红河县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群众精神劲头。

  传承好乡风,维护好家风。“从德从公从理让,正人正己正心田”“胞孝胞弟胞乃本,善言善行善其心”在他竜村,村民赵华安对这样的楹联如数家珍。

  “建村伊始,他竜村的先辈便将勤劳、礼让、团结、友善等文明乡风贯穿在村内的各个角落。虽然过去多年,但我们很好传承了先辈的好家风,形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好乡风。”村委会主任张家才说,要讲好乡风文明的故事,主动跟上红河县发展步伐。

  以传统乡风带动家风,以良好家风促进乡风文明。同样,在架车乡合莫村,失传近20年的腊咪“扎塔塔”习俗重新回归。习俗中,远嫁的姑娘要回到本村为父母做家务,履行敬老爱老、赡养父母的义务。一时间,各村纷纷掀起敬老孝老新风尚。

  打破陈规陋习,节俭蔚然成风。“崇俭尚德倡文明,移风易俗尚新风”“喜事俭办,反对铺张浪费;婚事新办,拒绝婚姻陋俗;尊老敬老,提倡厚养薄葬。”在垤玛乡独格村委会独格村,这样的宣传随处可见。“在老党员、老干部的带领下,村里制定出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改变了铺张浪费风气。”村党总支书记朱咪者说。

  各乡镇各村坚持以制度带动治理,制定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群众自我约束更加规范,婚丧事宜简办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全县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为红河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网通讯员 何燕强

很赞哦!(5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