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焦点

桂林市临桂区:山水临桂蓄能奋进新征程

弘兴快讯网2024-03-28 20:12:56【焦点】7人已围观

简介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余弘阳 王际娣  “十三五”期间,桂林市临桂区紧紧围绕“两个建成”目标,在全力推动临桂新区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推动 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余弘阳 王际娣

  “十三五”期间,桂林桂区桂林市临桂区紧紧围绕“两个建成”目标,市临山水在全力推动临桂新区建设、临桂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产业发展、蓄能新征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奋进为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桂林桂区

1.jpg

  临桂区南、市临山水北区水系建成与核心区水系连通后,临桂将会在新区形成一个景观优美、蓄能新征庞大的奋进现代城市绿廊、水网,桂林桂区将进一步彰显临桂新区山、市临山水水、临桂城一体的蓄能新征绿色生态城市格局。图 / 临桂宣

  临桂,奋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下辖区,位于广西东北部,辖区面积2202平方公里,桂林市政府驻地。临桂是我国著名的状元之乡,桂林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十三五”期间,临桂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桂林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个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目标,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砥砺前行,推动经济实力、临桂新区建设、产业发展、招大引强、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临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31亿元,年均增速4.1%;组织财政收入总量累计128.63亿元,居桂林市第一,年均增速5.4%;建成4个自治区级、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示范区;打造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食品四大工业产业集群;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记者了解到,今年临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9%。

2.jpg

会仙喀斯国家湿地公园里,经过风貌改造后的民房与盛开的荷花相互映衬,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赏。图 / 临桂宣

  临桂新区:“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蓝图变为现实

  广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度重视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全方位支持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十余年来,桂林的“绿水青山”得到保护,而临桂也按照自治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部署,聚焦居民入住和企业入驻,按照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科学规划,临桂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临桂新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二五”末的25平方公里扩大至4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至35万,比 2015年底增长约20万人,行政、金融、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九横七纵”主干路网基本成型,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

  临桂新区,定位为桂林新城的政务、经济、文化、商务中心,工业、物流、商贸基地。其不仅在桂林市经济社会大局中举足轻重,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推进的三大城市新区之一。

  据了解,时任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多次率队到临桂新区调研指导,要求新区建设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生态绿地打底、品位内涵至上,严格控制建筑风貌,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突出重要节点的形象打造,实现“山、水、城”的共融共生,打造一座宜商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临桂新区新版‘两江四湖’,美出新高度。”2020年8月底,自治区驻桂林人大代表们在乘船考察临桂新区水系时,对临桂新区水系建设频频点赞。

  临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地势平坦,雨季内涝,旱季缺水。建设临桂新区,水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8年5月4日,临桂新区防洪排涝及湖塘水系工程建成通航。

  整个核心区水系河道总长21公里,水域面积115公顷,园林景观面积99公顷。已通航7.8公里,溯水而上可以欣赏到状元揽胜、兰塘野趣、平沙戏浪等水系十景。此外水系还设置三处壅水坝,兼具调节新区生态和防洪排涝的实用价值。

  未来,南、北区水系建成与核心区水系连通后,将会在新区形成一个景观优美、庞大的现代城市绿廊、水网,将进一步彰显临桂新区山、水、城一体的绿色生态城市格局。

  临桂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临桂新区建设中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建城”的发展理念,编制了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立临桂新区生态城指标体系,制定多个绿色生态城相关的规范和技术导则,全方位引导和推动临桂新区低碳、生态建设。

  经过几年打造,原生态中央公园、5A级国家森林公园、会仙湿地公园、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集自然风光、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于一体,让这座新城充满“景气”和魅力。

  高品质的临桂新城为周边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让大量从业人员在此安家落户,留住人才,不断壮大,形成“产”与“城”之间共生共利。

  “十三五”期间,临桂新区优质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吸引了不少大集团大企业来投资建设。华为、深科技、中兴、浪潮、比亚迪、娃哈哈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区域内落地开花。区域内秧塘工业园、鲁山工业园、会仙工业园、乐和工业园、宝山工业园等产业园经济为临桂乃至桂林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还有投资约25亿元的海吉星物流园项目,已经成功试业。

  临桂新区刚开始建设之初,教育资源配套短缺,“上学难、入学难”问题突出。2020年,临桂城区学校数达到30所,是原有学校数的3倍有余,新建学校数量为桂林市各县(市、区)之首。

  拔除穷根 筑梦小康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因此,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临桂一定要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将困难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争当脱贫攻坚战的先进典范!”2015年10月16日,在临桂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上,临桂区委书记何新明代表区四家班子向全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

  2015年以来,临桂区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桂林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群策群力抓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好“四大战役”(四大战役即: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和饮水保障)和“五场硬仗”(五场硬仗即: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粤桂扶贫协作仗),提前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临桂区2015年5月正式挂牌撤县设区,辖9镇2乡,是桂林市面积最大、农村地域最广、农村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城区。2015年开展精准识别后,临桂区共有贫困村3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38户2659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01%。

  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大塘村军营村,2016年精准识别为贫困户的陆凤竹,因患小儿麻痹症,自小便丧失了行走能力。通过精准帮扶,她家于2018年实现脱贫。

  春节后,《小康》记者一行来到陆凤竹家,只见53岁的她坐在小板凳上,显得有些瘦弱,巨大的画板上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画已轮廓初现,小板凳上的磨盘和画笔还未干……

  陆凤竹介绍,2019年,在临桂区扶贫干部的鼓励下,她踏上了学画的艺术之路。由于手部肌肉萎缩、严重变形,长时间拿画笔让她疼痛难忍。但是经历生活“毒打”的她,以超出常人的毅力,用一支笔、一个画板,绘出了一条脱贫之路。三个月后,她的画终于达到了售卖的水平,一个月可以有近2000元的收入。

  如今吃上了文化饭的陆凤竹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在她家墙角饲养的三只成年兔子和近十只小兔是她新一年的希望。“等家里人把漏水的猪棚修好就把这些兔子圈养起来。市场上一只兔苗可以卖15元,我家以后也卖兔苗!”

  陆凤竹一家的脱贫之路是临桂地区脱贫攻坚的缩影。截至2020年9月底,临桂人民用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30个贫困村目前已实现26个脱贫,另4个提前完成各项脱贫指标正在接受自治区考核,基本实现建档立卡的7238户26599名贫困人口及3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临桂区扶贫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主任肖辉龙介绍,如今赚钱的路子多了,一是帮扶政策得到落实,村民不再担心吃饭问题;二是当地乡村旅游线路的开拓,像五通村的村民,白天扛锄头,晚上便拿起了笔杆子画画卖钱;三是,当地工厂、制造业、旅游业发展,带来众多的就业岗位,无需担心外出就业没办法顾及家里的问题。如今村里环境好了,每当晚饭过后,已摆脱贫困的人民群众也像城里人一样,纷纷来到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有的跳广场舞,有的则写起了书法。而中庸镇泗林村的村支书李乔送,尤其酷爱临桂民俗——唱彩调。该民俗在各村镇已是呈现“遍地开花”的景象。

  “脱贫致富路千条,精准扶贫来搭桥;砥砺前行雄心在,争创先锋永不骄;干部群众一条心,共奔小康乐逍遥;吃水不忘挖井人,党的恩情永记牢。”临桂群众的这首山歌,就是对临桂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好总结。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重大项目接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桂林市在工业振兴方面迈出重要步伐,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形成大园区、大产业发展格局。临桂作为桂林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桂林市“345”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可构建持久的吸引力和生产力,引来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发展,日益增强城市竞争力,为“十四五”时期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埋下了重要伏笔。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临桂区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98个,到位资金443.17亿元。桂林深科技、桂林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等一批强企落户临桂。同时,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累计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达436亿元。

  在临桂区秧塘工业园内,一家家企业整齐排列,68家规上企业齐聚于此。2019年投产的临桂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轰鸣,数个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操作。该公司对外关系部主任马冲介绍,该公司在2020年产值达3700万,当时将厂区选在临桂,除了与桂林企业有合作外,另一方面是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所有的手续办理非常便捷。

  近年来,临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开展“一事通办”“一网通办”“同城通办” 利企便民改革,企业开办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至0.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速,实现“多证合一”“容缺受理”,投资1亿多元,新建政务中心大楼,进驻单位增加至39个,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重大项目建设是降低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举措。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达公司”)在当地深耕细作25年,作为当地汽车零配件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不断更新迭代。福达公司行政总监余成洲介绍,如今技术、科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卡脖子”难题,桂林市及临桂区的企业转型升级成为重点,该公司生产的零配件也从低端车向高端车转变。

  据了解,2020年底,福达公司在临桂拿下176亩的地块,作为桂林福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这个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的建设,填补了临桂区在冷链物流行业的空缺。”临桂区发展与改革局局长徐海峰对《小康》记者说。

  2020年12月21日,桂林市在秧塘山水科技园举行第八次重大项目(临桂区)集中开竣工暨桂林安科讯数字能源智能制造项目开工仪式。集中开竣工项目共49项,涵盖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这批重大项目的开竣工,将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为临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何新明表示,2020年以来,临桂围绕桂林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积极谋项目、争项目、推项目,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构建了“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重大项目接续发展格局,为临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足后劲动能。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临桂区储备重大项目256项,其中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95项。实施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区重大项目从2016年的70个增加到2020年的120个,总投资额约2025.53亿元,开工81个,竣工73个。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28个,市领导跟踪服务推进的重大项目20个,列为自治区重大项目17个。

  “我们公司的平均工资是8000多元。在临桂,来我们公司是可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容栋国说,“我们是第一家入驻秧塘工业园的企业。近年来看到不断有企业入驻,其原因在于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以及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吸引了上下游企业来这里发展。”

  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2020年临桂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增速位列桂林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6%和7.8%。

  取得可喜成绩的背后,是临桂广大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

  据了解,近年来,临桂区牢固树立“工作实绩看考核、干部绩效问民意、考核结果重运用”的工作思路,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打造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推动了临桂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抓好顶层设计,明确考核标尺。临桂区细化考评方案,对标对表桂林市的绩效考评指标评分细则,制定下发《临桂区2020年度党的建设专项工作绩效考评方案》,明确考评主体、考评对象、考评内容和步骤等事项,激励党员干部千方百计在绩效加分上多下苦工、力求突破。

  聚焦中心大局,激发内生动力。临桂区强化协调指导,组建由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机关、区集体经济办等部门人员组成工作组,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工作中的困难200余个。强化正向激励,把基层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和识别干部的“点将台”进一步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2020年以来提拔从“四个一线”提拔科级干部35人,占提拔科级领导总人数的73%。

  强化严管厚爱,营造干事氛围。临桂区规范容错纠错,坚持开展提醒函询诫勉和谈心谈话制度,2020年共对1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谈话提醒。同时突出绩效关爱,落实乡镇工作人员绩效奖上浮20%等政策,对年终绩效考核评为优秀的干部额外给予1000元绩效奖金作为奖励,继续抓实《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机制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的执行,注重在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

3.jpg

  身患残疾的贫困户陆凤竹,通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学会了画画的手艺,吃上了“文化饭”,与全家一起踏上了脱贫之路。图为陆风竹在临摹画作。图 / 临桂宣

  绘就“十四五”蓝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临桂区转型升级、争先进位的关键期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记者了解到,《临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努力将临桂建设成为全市彰显首位担当的政治中心、产融结合的金融中心、内畅外联的交通中心、体验式旅游的集散中心。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5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临桂将抓好十大重点任务落实:推动临桂新区建设提速提质,促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工业振兴,建设工业强区。聚焦全域旅游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重点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旅游胜地核心区升级发展,统筹推进“八个全域化”(即党政主导,构建旅游管理机制全域化;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域化;加快发展智慧旅游,推进旅游信息服务全域化;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全域化;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实现旅游营销全域化;规范市场环境,推进旅游市场治理全域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全域旅游政策扶持引导全域化;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域化),力争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游始终是临桂发展的重点。在临桂区宛田乡东宅江村,近几年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宅大瑶寨原来交通闭塞,当地传统建筑及文化保留较为完整,但也被贫困困扰,所有经济来源几乎都是靠年轻人外出务工。

  2017年,桂林大瑶古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驻东宅江打造“在水一汸”景区。该景区的打造,结束了这个村寨数百年来道路窄小泥泞的尴尬状况。景区建设以来,为瑶寨居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带动村民们快速脱贫奔小康,同时也改变了村中老人儿童留守的现象,探索出一条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临桂特色脱贫之路。

  “在水一汸”于2019年“五一”黄金周正式开门迎客,如今已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据介绍,临桂将继续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康养、体育等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力争到2025年全区年接待游客490.8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48.3亿元。

  2021年春节假期,临桂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过保障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平稳运行。春节假期该区实现游客接待总人数16.28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5166.94万元,旅游市场稳步回升。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泗林村便是生态长廊上的一个重点村落。村中共享单车点的设置,大大方便了游客游玩赏景。

  泗林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花园式村落古朴大方,民风淳朴。“尊师重道,谦逊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这是泗林村村民李敏横家的家风家训。村长李乔送介绍,该村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非常注重文化教育。800余人的村落有四分之一村民是大专、本科以上学历。

  李乔送表示,由于村子整体文化水平较高,乡贤也回来建设家乡。在上世纪70年代,泗林村以种甘蔗产蔗糖为主业。如今村旁的老糖厂变成了甘蔗酒厂。甘蔗酒是该村老一辈的记忆,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缩影,带动村民增收的好路子。

  同时,临桂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

  据悉,临桂将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大力引进现代龙头企业,依托福达、温氏、桂柳牧业、漓源粮油、莱茵生物、三金药业等企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农业产业集群。鼓励优势农产品实施“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快规模化农业生产,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25年前,建成1个自治区级和2个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电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强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此外,临桂还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强化污染防治,建设生态临桂;

  全面深化对外开放,持续激发经济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持续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福祉,比如在交通方面,将投资3亿元加快推进五通至黄沙三级公路工程、飞机坪至燕山公路改造工程、两江镇罗山村至律塘村公路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安全和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桂。

  厚惠民生,常暖民心;同心同德、合力奋斗。临桂将以实际行动努力谱写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临桂的时代篇章,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献礼。(黄开胜对本文亦有贡献)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3月中旬刊

很赞哦!(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