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焦点

敖鲁古雅的古老与新生

弘兴快讯网2024-03-28 17:41:31【焦点】9人已围观

简介原标题:敖鲁古雅的古老与新生在内蒙古根河市阿龙山猎民点的森林深处,盛夏的艳阳穿过嫩绿的枝叶间隙,投下斑驳光影,伴着清脆的鹿铃声,驯鹿群觅食归来。这里就是鄂温克族老人玛利亚·索在山林中的驯鹿放养点。玛利 极品天师打脸系统

原标题:敖鲁古雅的敖鲁古老与新生

在内蒙古根河市阿龙山猎民点的森林深处,盛夏的古雅艳阳穿过嫩绿的枝叶间隙,投下斑驳光影,老新极品天师打脸系统伴着清脆的敖鲁鹿铃声,驯鹿群觅食归来。古雅这里就是老新鄂温克族老人玛利亚·索在山林中的驯鹿放养点。

玛利亚·索年近百岁,敖鲁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古雅她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符号,老新与大兴安岭山林一起,敖鲁见证了鄂温克猎民翻天覆地的古雅历史变迁。

“鄂温克”,老新意为“大山里的敖鲁极品天师打脸系统人们”,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古雅中国唯一使用驯鹿的部落。400多年前,老新他们从西伯利亚列拿河一带,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繁衍生息。

玛利亚·索用鄂温克语喃喃回忆:新中国成立前,他们一直保持着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着用木杆和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一种圆锥形房子),冬不防寒、夏不避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1958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第一个鄂温克族乡在额尔古纳市奇乾乡成立,猎民开始与现代接轨。然而,面对现代文明冲击和生态环境恶化,鄂温克猎民沿袭多年的游猎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民族发展受到极大挑战。

“只有下山定居,才能找到新的发展方式,才能使这个族群发展壮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乡长张万军回忆道。2003年,根河市实施生态移民,将鄂温克猎民的定居点整体南迁至根河市区西郊,并投入资金,打造以养殖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现代化少数民族乡。

“搬下山后的新生活,超乎想象的好。”鄂温克族姑娘范索说,房子是国家盖的,供暖用水免费;交通便利,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了;离城市更近,就业渠道也拓宽了,家家户户收入可观,开上了小汽车。

下山定居后,鄂温克猎民始终离不开山林和驯鹿。不少人像玛利亚·索一样,返回山林放养驯鹿。不过,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的驯鹿放养点,还是旅游景点。

在鄂温克族青年古木森的驯鹿放养点,每天都有好几拨游客到访,体验养驯鹿、烤列巴、住撮罗子、制作民族工艺品等旅游项目。他说:“靠着卖门票和鹿茸、手工艺品等,现在每天能收入1000多元。”

“当时走出山林,很多人担忧鄂温克猎民会没有出路和未来。”根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兰说,为实现猎民生产生活的转型,根河市投入1亿多元,充分利用独有的驯鹿文化和自然优势,全力打造旅游业,助力鄂温克族在全面小康路上行稳致远。

除了上山养驯鹿、依托旅游业,不少猎民在山下定居点经营驯鹿产品店、家庭民宿等,每年也有不错的收益。据统计,鄂温克族猎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277元,提高到现在的20000元左右。

过上新生活的鄂温克族,没有忘记传承和创新自己的民族文化。

48岁的鄂温克族大姐德柯丽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从小就跟着外婆、母亲学习熟皮子、制作鄂温克族服饰等传统工艺。为了让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她成立了一间民族工艺制作大师工作室,带动年轻人参与进来,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

“鄂温克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靠口口相传。我老了,看到年轻人传承创新鄂温克民歌、手工技能和养鹿知识,我很欣慰。”玛利亚·索说。

从原始狩猎转型旅游,从离群索居到文化交流,鄂温克族既古老又新生,在融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不忘传承创新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走在迈向小康生活的新征程上。(□记者 张丽娜 安路蒙 呼和浩特报道)

很赞哦!(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