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焦点

到2025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河南新型城镇化规划重点,你get到了吗

弘兴快讯网2024-03-29 03:57:21【焦点】3人已围观

简介原标题:到2025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河南新型城镇化规划重点,你get到了吗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5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左右……近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我的被动有点无敌

原标题:到2025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到年点河南新型城镇化规划重点,新增新型你get到了吗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城镇常住城镇我的被动有点无敌5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左右……近日,人口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河南化规划重明确未来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到年点主要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规划》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增新型“新”亮点?一起来看看。

“新”目标

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近年来,城镇常住城镇我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河南化规划重城镇化质量大幅提升,到年点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新增新型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城镇常住城镇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5.43%和36.09%,人口增幅居全国前列且两者差距持续缩小。河南化规划重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我的被动有点无敌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城镇化率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左右,5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左右,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大幅跃升,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作用更加彰显,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持续提升,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到2035年,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左右,郑州都市圈总体发展能级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中原城市群深度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加稳固,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新”格局

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规模质量双提升,中心城市“起高峰”。《规划》提出,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打造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增强洛阳和南阳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一主两副、四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一主两副如何发展?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扩容提质郑州都市圈,培育壮大副中心城市。《规划》明确,优化重塑郑州都市圈“1+8”空间格局,以郑开科创走廊、许港产业带、开港产业带为骨架的郑汴许“黄金三角”,打造都市圈的先进制造业集聚核心区。打造郑开、洛巩、许港、郑新、郑焦、郑漯、洛济、洛平等8条产业带,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主导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协同区建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如何布局?《规划》提出,构建“米+井+多联”的现代化高速铁路网,到2035年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万公里以上,县(市)覆盖率达到96%,高铁路网规模达到3600公里。打造“一枢多支”现代化机场群,建设“干支联动”骨干航道网,到2035年形成“16纵16横6联”高速公路网。

“新”举措

五大举措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加快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规划》提出,在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过程中,要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依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完善开发区规划,优化调整开发区四至边界,合理确定开发区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设置1-2个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规划》提到,按照“能放尽放”原则推进权力下放,扩大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实施审批服务事项权力清单和监管清单“一单规范”管理,全面推进“一网通办”。

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有了新举措。《规划》提到,将进一步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持续降低郑州中心城区落户门槛。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强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及社会保障能力。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健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

《规划》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全面提升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全面推进以“三区一村”改造行动;加强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建设,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和海绵城市,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校“双航母”;打造一批功能齐全、青年青睐的新型城市社区;农村家庭百兆光纤和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实现全覆盖,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城市能源系统;城市实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广覆盖,力争到2025年,全省国家森林城市达到18个,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对历史文化资源和历史景观加强保护,塑造特色城市景观风貌,建设中原特色文化彰显的现代化城市。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发挥试验区带动效应,推动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改革探索。合理配置城乡发展要素,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一批重点研发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实施“气化乡村”工程,培育一批县域冷链、快递、电商物流示范园区和乡村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城乡一体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构建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加强低收入困难群体精准帮扶。

为高效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规划》提出,强化城市空间及社会治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开发强度,加强各类规划信息互联互通和归集共享,建立都市圈统一的规划委员会。构建基层社区治理共同体,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立县(市、区)职能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制度。扎实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单位(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推进“一村(居)一支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很赞哦!(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