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焦点

跨国联合申遗:“送王船”的另一看点(看·世界遗产)

弘兴快讯网2024-03-28 17:36:20【焦点】7人已围观

简介原标题:跨国联合申遗:“送王船”的另一看点(看·世界遗产)2020年4月1日,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提交了编号为“01608”的申遗文本。12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送王船/王船/王舡仪式和维护人与海 开局就成了嫌疑人

原标题:跨国联合申遗:“送王船”的送王船另一看点(看·世界遗产)

2020年4月1日,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提交了编号为“01608”的跨国申遗文本。12月19日,联合开局就成了嫌疑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送王船/王船/王舡仪式和维护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申遗世界相关做法一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点通常归属不同的遗产行业领域。但是送王船,在更广阔的跨国空间内审视文化价值,成为共同的联合发展趋势。

以“送王船”为标志,申遗世界这种趋势开始清晰起来。看点

1987年,遗产中国第一批文化、送王船开局就成了嫌疑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8年,跨国出现第一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在“送王船”列入非遗名录之前,厦门已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

“送王船”申遗过程非常值得回溯:民众和基层社会力量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申遗过程跌宕多舛却坚持多年。最初的联合申遗阶段,是期望海峡两岸携手而行;最终由中、马两国申报成功。这种跨地域、跨国家的漫长合力过程,非常考验专业水准也非常“熬人”。在读了申报背景资料后,我忍不住致电给并不熟络的申遗团队成员表达敬意。电话另一头的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是承担国家级非遗“闽台送王船”和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保护单位。

这种成功,需要人的视野和推动力。视野好说,动力则有点难——“为啥要把一个事情搞那么复杂?”

20世纪80年代,中国拿出手的世界遗产都是自己顶尖的;过了20多年后,“大运河”文化遗产则有意识地留下了广阔的、可供进阶延展的价值现象空间。增加隋唐大运河西至洛阳,增加浙东运河南至宁波,都为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做了铺垫。现在,以线性遗产为代表的工作方法开始发力。继2014年中、哈、吉3国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有关方面正积极寻求与有关国家联合推动“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万里茶道”也进入申遗预备名单。

在这些大背景下来解读“送王船”和其跨国联合申报路径,就不单是一个地域文化现象或“非遗”方法;而是体现了在世界遗产平台下,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理解和实践的进程变化。

这种不断增长的责任和担当,也当然会非常具体地更新随后的遗产价值阐释视野:由文化到哲学、由局部到整体、由单独到联合,这些都会随之成为常态,成为基本功。(齐 欣)

很赞哦!(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