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热点

双面侧柱碰挑战难度飙升,比亚迪CTB技术表现亮眼

弘兴快讯网2024-03-29 08:43:48【热点】0人已围观

简介比亚迪CTB技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实现了40000+N·m/°的高扭转刚度,大幅提升整车动态响应,赋能操控性能;同时作为车身的一部分参与传力和吸能,实现整车安全性能的大幅提升,让e平 岁月轻狂

比亚迪CTB技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双面升比术表实现了40000+N·m/°的侧柱高扭转刚度,大幅提升整车动态响应,碰挑岁月轻狂赋能操控性能;同时作为车身的战难一部分参与传力和吸能,实现整车安全性能的度飙大幅提升,让e平台3.0具备全球超五星安全的亚迪眼能力。e平台3.0作为下一代纯电平台的现亮技术标杆,着重聚焦车身安全性从底层优化,双面升比术表开创性提出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侧柱

  近期,碰挑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战难岁月轻狂意义,选择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度飙该试验通过模拟真实严苛的亚迪眼场景,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现亮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

  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双面升比术表比亚迪海豹在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挑战了主驾驶侧柱碰试验,副驾驶后排侧柱碰试验,以及两次侧柱碰后的电池包复用试验,顺利通过了挑战。

  双面侧柱碰试验挑战难上加难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相比传统燃油车除了要考虑整车结构和乘员保护安全性,还要考虑整车碰撞发生后的电安全,而侧面柱碰相比起正面碰撞,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这对底部装了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考验难度极大。

  本次试验采用了双面侧柱碰的形式,在单次侧柱碰的基础上极大的增加了试验难度,模拟更极端的连环撞击工况,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考验难上加难。

  海豹CTB顺利通过双面侧柱碰试验

  比亚迪海豹CTB在本次双面侧柱碰挑战中,使用同一台车,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比亚迪海豹试验数据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产品安全性得到效验证。

  为了进一步测试电池包的安全性与稳定性,TOP Safety还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项更难的试验,将参与了两次侧柱碰的电池包重新装入另一台新车后,车辆可以正常启动、安全行驶,证明碰撞后的电池包功能性一切正常。

  比亚迪海豹双面侧柱碰后电池上电成功(gif)

  这得益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整车三明治结构,发挥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件的优势,突出的安全设计,使得电池的安全性能大大增强,CTB一体设计优化了传力路径,有效保护了内部的结构,表现突出。

  比亚迪CTB技术充分展现了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

  伴随着汽车消费的逐步升级,人们越来越关注深藏于汽车外观之内的安全性能。此次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比亚迪海豹通过刀片电池和CTB技术的搭配,使得车身具备充足的吸能空间及更顺畅的能量传递路径,在整车安全和电安全上表现优异,以卓越的安全性能,成功通过了测试。

  CTB技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并且在“蜂窝”中找到灵感,结合刀片电池独有的长方体结构和超级强度,衍生出“类蜂窝铝”结构,带来电池成组技术里程碑式的革新,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在CTB技术加持下,刀片电池包与车身集成后,宽包电池作为刚性体结构件加强了车身环形结构,同时优化电池包边框结构设计,电池上盖、电芯和边框参与整车传力,进一步加固底盘结构,平衡整车重心,使整车强度大幅提高,安全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0%的当下,市场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此前,比亚迪海豹长续航后驱版在C-NCAP中获得了五星成绩,综合得分率高达88.6%,验证了比亚迪海豹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杨赐

很赞哦!(9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