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综合

江西南昌东湖区:营商环境再升级

弘兴快讯网2024-03-29 09:25:09【综合】7人已围观

简介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南昌报道  东湖区始终坚持把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供图/受访者  “以往申 你的尸首我的魂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南昌报道  东湖区始终坚持把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江西境再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南昌供图/受访者  “以往申报流程繁琐,东湖你的尸首我的魂花费的区营时间比较多。”日前,商环升级江西成平数字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辉拿着办理好的江西境再营业执照满意地说,“现在好了,南昌早上到网上填写完资料,东湖在工作人员的区营帮助下,我们下午就拿到了证件。商环升级”  前不久,江西境再该公司的南昌一个重要项目在办理证件时,由于重名、东湖地址及经营范围填报有误等被驳回。区营在公司工作人员苦恼的商环升级时候,南昌市东湖区住建局主动靠前对接企业,就名称核准、网上认证、公司章程制定、网上审核等多项内容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助企业准备资料,当天下午就为企业成功办理了证件,热情高效的服务获得企业的好评。  今年以来,东湖区聚焦“五型”政府建设,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通过与时间“较劲”,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简化审批流程。其中,东湖区住建局在房屋建筑、电梯加装等业务办理中全面实现“零跑腿、零接触、零付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中,该局发挥“头雁”效应,依托江西省政务服务网、赣服通平台、四级一体化平台数据共享,让企业实现了“一次办成”。  继2021年度荣获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后,东湖区的经验做法又获推《小康》2022年度县域营商环境经典案例,在去年省评工作中各项考核指标显著提升,多个指标排名从全省中下游跃升至全省前十,整体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综合得分位列全省第18名,全市第3名,你的尸首我的魂进入省市第一梯队。  多措并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入夜后,东湖区的中心商圈、夜市街流光溢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品味时尚、乐享美食;各大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内,数字藏品、线上文娱直播、“云游”博物馆等文化创意,让广大消费者流连忘返……多元化文旅消费新业态,展现着东湖区推动文旅商贸产业迭代更新的新趋势。  今年,东湖区聚焦商贸消费、创新文旅市场,积极发挥地域优势,进一步恢复市场信心、稳定预期,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五一”期间,谋划开展的东湖区“胜利归来第三季”暨“全力以赴促消费、争分夺秒拼经济”主题活动火爆出圈,带动周边商贸文旅消费繁荣复苏,全区共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9200万元,呈现出游购两旺的红火态势。  今年6月,南昌市2023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东湖区集中开工了1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95亿元,包括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城市管理以及民生实事等项目。  在南昌武商洲际酒店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项目外立面的幕墙收尾施工。据介绍,目前项目共有200余名工人加紧施工,分别进行外立面幕墙作业和内部装修。另外,地下连通区底板施工和裙房精装基层龙骨施工正在进行,室内精装客房样板正待验收通过。  “抓重点项目就是抓经济发展,我们严格对照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率达60%以上、力争80%的目标,千方百计推动全区重大项目快开工。”东湖区公建中心副主任高杰表示,今年上半年,东湖区总投资约378.34亿元的78个重大重点项目已开工55个,开工率达70.5%;累计完成投资43.86亿元,投资完成率55.65%。下一步,东湖区将以更强攻势“拼经济”,推动慧铭广场、汉港商业中心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促进八一广场—中山路、青山路两大“百亿商圈”扩容升级,推进江旅都市方舟项目尽快开业,优化胜利路夜市、蛤蟆街夜市,谋划推进紫金城夜市、财富夜市等夜市经济发展,通过谋划筹备暑假和国庆期间及“胜利归来第四季”等各类大型促销活动,进一步聚集人气、做旺商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的工作主线,东湖区今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通知》,在育新学校教育集团紫金校区工程项目前期报建、审批阶段,项目业主单位积极运用“同步推进”“容缺办理+承诺制”等具体操作流程,缩短了近60天的办理时间。  “优化审批流程的好处,在于有力推进全区重点项目报批等前期工作,提升审批时效,更好更快推动项目达产稳产满产。”高杰表示,为当好金牌“店小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东湖区还组织开展了全区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业务培训座谈会,通过专家讲解案例、职能部门解答等方式,对企业和项目单位提出的前期审批痛点、难点问题进行现场解惑,促进项目开工再“提速”。接下来,东湖区还将加大推行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工作,切实推动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再提速,同时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在重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上的精准指导,力求“前期工作完成一个、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的要求,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迈上“快车道”。  “何先生,这是您申请延续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我帮您挂到墙上吧!”何山是一位特殊的零售客户,自小残疾,双手行动不便,当得知他的零售许可证件快到期后,南昌市东湖区烟草专卖局便上门指导他在网上提交许可证延续申请,两天内就将许可证送到他手上。这是东湖区烟草专卖局打好“放管服”组合拳的其中一幕。  截至目前,东湖区共梳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349项、全程网办事项1067项,全程网办率91%;发布“跨省通办”事项330项、异地通办事项318项。同时,东湖区推行“365天不打烊”工作制,错时延时服务共办结2274件;铺设“好差评”机器49台,实现区级和乡镇全覆盖。今年5月,东湖区获评全省第一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县(市、区),为南昌市唯一。  做足“加减法”,打造“新高地”  今年以来,东湖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始终以第一等站位、第一等力度、第一等标准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区委常委会、区委书记专题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部署,领导小组坚持“半月一调度”工作推进机制,五大专项行动组分线作战、协同发力,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和优化服务的“加法”,努力实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作为“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南昌市东湖区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聚焦作风建设、坚持作风引领,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干部作风建设“4+X”专项整治、“股长”作风建设提质增效百日行动。东湖区分别制定“油松痞”“小鬼难缠”“中梗阻”以及脱离群众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4个共性问题专项整治方案,针对基层干部、区直机关中层及以下干部、执法队伍等重点对象,共查摆39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制定16个专项整治方案。  为革除“股长文化”顽疾,扫清阻碍发展“拦路虎”、打通机体运行“中梗阻”,东湖区委于去年8月中旬开始谋划全区“股长”作风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成立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东湖区“股长”作风建设提质增效百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从企业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抓起,对“股长”作风问题列出八大类负面清单和十大类典型特征,重拳出击、靶向施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优化升级 东湖区紧盯企业发展难点、堵点,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供图/受访者  聚焦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东湖区强化“洪城税悦”纳税服务文化品牌创建,在全市率先启动“10分钟办税便利圈”试点,实现一个站点税费同办、多个站点就近办理、税费业务省心快办,倾力推动政务服务智慧化、便利化。  东湖区税务局聚力提升“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持续优化“快速办”“就近办”“随时办”,着力打造依托综合办税服务厅为“主”,8个税政服务站、4个税邮服务站、1个税银服务站、2个24小时自助办税点为“翼”的“10分钟办税便利圈”。通过强化与政府、邮政、银行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升级改造办税缴费服务网点,东湖区已形成高频涉税事项“多点可办”“随时能办”“少跑快办”的大服务格局。辖区企业和居民10分钟便能到达任一便民点办税缴费,极大缩短了办理时间,降低了办税成本,提升了满意率。  为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东湖区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通用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事项受审分离新模式。同时,迭代升级赣服通5.0版,逐项梳理高频事项和特色服务专区,目前已梳理出东湖区免证办理事项484个,自3月底综合窗口运行以来,业务受理共计6300件。  一是集成化服务,实现了从“部门单兵作战”到“集中办审一体”。从“群众侧、受理侧、审批侧”三个维度,对578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形成标准化服务清单,开设通用综合窗口,实现无差别受理办件的集成化服务。试运行以来,共集中办件6585件,事项办理时限压缩91%,群众满意率达100%。二是制度化明责,实现了从“多层级处理”到“扁平化管理”,群众在办理事项审批时,避免因内部职责不明而产生拖延。同时大力推广“容缺审批+承诺制”,2022年以来共受理承诺审批207件。三是透明化评价,实现了从“线下单向评价”到“云端同源评价”,目前省政务服务网东湖分厅已实现满意评价次数63.82万。东湖区以推动项目实施为抓手,深入践行事前问需于民、事中问计于民、事后问效于民、全过程解说于民的“三问一说”工作法,自2021年开展村(社区)实施“转作风顺民意”暖心实事工程以来,该区首批投入财政资金 1110 万元,共向群众征集项目3322个,通过村(社区)初步筛选,镇(街道、管理处)评审确定初选项目482个,经村(社区)群众代表会议投票表决并公示确定项目有463个,目前已全面完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以来,东湖区加大整合相关政策和服务资源,以“豫章1号文化科技园”为依托,创新开展“党建+人社优服”品牌创建,设立并打造全市首个“人社优服”党员先锋站,促进党建与就业创业服务深度融合。  设立统一标识、建设专用工作室、成立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优服专员岗”,设立“惠企服务”和“自助服务”区,建立健全值岗制度、党员先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问需”企业走访制度和“问计问效”联席制度……“人社优服”党员先锋站先后开展企业发展座谈会、“助企纾困惠民活动季”进企入园专场等各类服务活动10余场。今年4月,豫章1号文化科技园正式被评为“江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东湖区先后为基地落实一次性建设补助190万元、运行费补贴60余万元,为入孵企业招聘大学生就业50余人。目前,基地的办公场所利用率达到90.3%,在基地注册企业230余家,在孵创业实体40家,累计已孵化企业170家,孵化成功率达到83.5%。基地带动就业1177人次,实现就业人数为全市孵化基地首位。  创新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太人性化了,为我们的开业争取了不少时间,为东湖区住建局点个大大的‘赞’!”南昌武商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军说,公司曾在办理南昌武商MALL公共区域装修工程项目消防验收业务时,出现过材料不全的问题,但东湖区住建局审核发现其符合容缺受理条件,于是当即要求申请人做出相应承诺后予以现场受理,并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补正形式、时限和超期补正处理办法,只需在固定时间内补正材料即可。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建筑市场招投标领域环境,东湖区还大力推广“不见面远程异地评标”方式,此举打破了传统开标模式对人员、时间、场地的限制,充分利用评标场所选择的“随机性”,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极大提升了评审效率,减少了各种人为因素干扰,最大限度防范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公平诚信的交易生态进一步加强,对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今年以来,东湖区受理的15个公开招标项目全部采用了全过程不见面电子化开(评)标,公开招标率、电子化招标率、不见面开标率、保证金退付率均达到100%。  “在优化服务方面,我们也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东湖区住建局办证窗口负责人李雪俊表示,通过要求工作人员做到电话接听咨询耐心、当面回答问题热情、办理业务熟练快捷、接待群众周到细心等方式,积极发挥“头雁”效应,依托江西省政务服务网、赣服通平台、四级一体化平台数据共享,实现申报“一次不跑”,办理“只跑一次”。  东湖区始终坚持把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紧盯企业发展难点、堵点,通过改革创新、数字赋能、服务下沉、评价倒逼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释放改革动能,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区1223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入口办理,网上可办率达100%。  二是落实惠企政策,增强经营主体“活跃度”。去年以来,东湖区积极开展“暖心护企”行动,在南昌市率先完成2.7万户经营主体走访。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兑现助企纾困政策7.5亿元,惠及企业8100家。助力193家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获得省、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授信9.05亿元,小微企业实现融资55.95亿元,为企业发展“输血补气、纾困解难”。  三是践行为民初心,赢得企业群众“满意度”。东湖区制定出台了“七位一体”推进民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举全区之力,着力补齐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等民生“七位”建设短板,切实把这些民生实事建设成质量过硬的“精品工程”和企业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让更多企业落户东湖、投资东湖、兴业东湖。  四是狠抓专项治理,提升城市形象“美誉度”。东湖区持续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4+X”专项整治、“股长”作风建设提质增效百日行动。去年以来,严肃查处营商环境领域和作风问题78起85人,扫除营商环境乱象,革除干部作风顽疾。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无止境。东湖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胡俊峰表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发展的生产力、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就东湖区而言,虽然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繁华的现代商贸,具有经济发展的扎实基础和先天优势,但作为老城区,仍面临着土地空间有限、基础设施老旧、功能配套不优等问题。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当作“关键一招”,学习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全力保障企业安心发展、群众安居乐业,持续打造“无事不扰、有呼必应”营商环境品牌,充分释放一流营商环境的“磁场”效应,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保驾护航。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1月上旬刊

很赞哦!(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