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兴快讯网 > 知识

科举制废除116周年 来看一下百年前的新式学堂什么样

弘兴快讯网2024-03-28 21:13:15【知识】7人已围观

简介  中国小康网讯 1905年9月2日,清廷废除科举制度,从教育上开始了“痛苦”的近代化转型。此举是清末新政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朝廷为了表示决心,督令各府要配备中学学堂,而县级单位则需配备小学学堂。科举时 恋上冰山女总裁

  中国小康网讯 1905年9月2日,科举清廷废除科举制度,制废从教育上开始了“痛苦”的除周恋上冰山女总裁近代化转型。此举是年看年前清末新政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朝廷为了表示决心,下百督令各府要配备中学学堂,式学而县级单位则需配备小学学堂。科举科举时代,制废朝廷选拔人才,除周要经过乡试、年看年前会试、下百县考、式学府考、科举乡试、制废会试等程序。除周而清末新政后,程序也随之变化,朝廷启用新人都改各县保送。恋上冰山女总裁办学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各知县头上了。

  以县办学校来说,在当时,各县县长充当名义上的正校长,主管行政事务。还要配备主抓具体教学事务的副校长,就需大力延揽人才。当时的沿海、江浙地区由于开风气之先,所以这些地方的新派知识分子大受欢迎,成了各地重点的“人才引进”对象。

640.webp (3).jpg

▲清末新式学堂上外语课的学生

  清末新政时期,不少地方官员,直到县长一级,大多数都是京官外任。对于外任官吏,朝廷有着严格的考核制度,办学堂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小小的县长,也顶着巨大的压力呢。

  这种情况下,旧的提升政绩的方式不凑效了。如果这些京官调到地方后,把地方书院换个门面,随便选几个书生,毕个业蒙混过关,是通不过朝廷的KPI考核的。

  朝廷厉行新政,还新开设了英语、数理化等课程,那就必须得请专门人才。这相当于县长办学的“软件”。而苦恼的县长们为了让“软件”尽快到位,在硬件上可谓是“下了血本”。

  那时各地的县办学校,因为是处在竞争状态,为了把优质师资、生源都拉过来,各县给教员的待遇都相当高,学生不收学费、管吃管住,还有补贴。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拿有十多个县规模的州府来说,招上来的学生却只有几十个的情况,十分常见。

  因为那时社会上,旧思想还是占主流,家长一般都不愿意让孩子进新式学堂。守旧派的官宦子弟还幻想恢复科举,考取功名利禄。而贫寒的耕读人家,农忙时间就已经够挤占读书空间了,而辍耕远学,对他们来讲是不现实的,这是外因。

  从官办学堂内部来讲,地方政府的经费有限,学校包吃包住,学生数量就要严格把控。当然,县长也没有随便扩招的权限,这是内因。

  即使招上来了师资和生源,县长们又会面临种种新的难题。这其中就有一个具有普遍性,又令人哭笑不得的怪现象。

  县长延请过来的老师,大多是新派知识分子,虽然也经历过旧科举功名,但年龄层次比较偏年轻化。都抱着为“社会注入新生血液”的理想。

  而从各地招来的学生,年龄层次就比较复杂了。有相当一部分大龄学生,甚至比老师要年长。这还不是最尴尬的,在师生学历上也会闹笑话,有时甚至会出现“秀才教举人”的情况。

  当然,这些举人西学知识一片空白,在新式课堂上,这些虎虎后生面前,也得做恭恭敬敬的小学生。

  那时候,朝廷为了增强国民体质,改变被西方人称作“东亚病夫”的病态面貌,通令各省开办体育课程。于是引进体操、采购体育器材,也成为各地县长们的任务之一。

  晚清的北洋新军主要采用日本、德国的军操制式,新式学堂便成为了“二传手”,在朝廷支持下,各省知县都在学堂里推行仿制军操。

  那是因为1895年,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在天津试验的“小站练兵”做得有声有色,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先河,北洋新军的朝气蓬勃,令国人耳目一新。

  所以,如果是经济富庶地区的一些县办学校,恰好遇上开明的县长,就会给学生“武装到牙齿”。不但把操练一整套拿来借鉴,制服也采取德日式军服,也是“制服控”们的福音了。

  玩笑归玩笑,早期洋学堂的体操军服,应该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校服的前身了。别看一个小小的细节,通过从外部提振学生风貌,来促进启蒙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内化,军服是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的。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废除了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由清政府与地方官员合力推行的新式学堂教育,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而这场教育改革的具体执行者,便是一个个小小的行政单元——县长。虽然他们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有限,却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科举制度赖以存在的土壤与根基。

  晚清县长们的办学热潮,还产生了意义重大的后续影响,便是在此基础上的留学热潮。1905年废除科举后,教育改革仅仅过了一年,单单留日学生就比之前增加了100多倍,到了1907年,已经达到了15000余人之多。

  县级单位的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第一批现代化人才,与清政府的历届官派留学生一起,撼动了老大帝国的统治基础。他们在政治、经济、科学等各领域都留下了光辉的印记,以自己葱茏的青春,经受欧风美雨的洗礼,推动着我国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近代化浪潮。(子华)

很赞哦!(9)